东北一枝花 -张哈哈
0:00 / 0:00 (朗诵:琼花)
12
播放列表
   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
  • 0.25x
  • 0.5x
  • 0.75x
  • 1.0x
  • 1.25x
  • 1.5x
  • 2.0x
  • 列表循环
  • 随机播放
  • 单曲循环
  • 单曲播放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春愁

丘逢甲 丘逢甲〔清代〕

春愁难遣强看山,往事惊心泪欲潸。
四百万人同一哭,去年今日割台湾。

译文及注释

译文
春愁难以排遣,强打起精神眺望远山,想起往事就深感惊心难安,不由潸然泪下。
台湾的四百万同胞齐声大哭,为的是去年的今天腐败的清政府把台湾割让给了侵略者日本。

注释
潸:流泪的样子。
四百万人:指当时台湾人口合闽、粤籍,约四百万人。
去年今日:指1895年4月17日,清王朝与日本签订丧权辱国的《马关条约》,将台湾割让给日本。

参考资料:完善

1、 叶君远、邓安生.元明清诗卷.杭州:浙江文艺出版社,1994:487-488
2、 南湖居士.清诗三百首.海口:海南国际新闻出版中心,1994:198

创作背景

  丘逢甲是晚清爱国诗人、教育家。台湾被清廷割让给日本后,丘逢甲组织台湾义军抗击日本侵略者,抗战失败后返回从教。1896年5月5日(光绪二十二年三月二十三日),即《马关条约》签订一年后,丘逢甲痛定思痛,写下了《春愁》这首诗。

参考资料:完善

1、 夏国荣.忧国怀乡 动人心魄——丘逢甲《春愁》赏析[J].语文天地, 2004(08):12

赏析

  此诗抒写了作者回首一年前签订《马关条约》之往事时的哀痛心情,表达了作者盼望祖国统一的强烈愿望。全诗语句警拔,撼人心魄,鲜明地体现了当时的时代精神,具有珍贵的艺术价值和史料价值。

  “春愁难遣强看山”,貌似平淡,其实蕴含的情感特别丰富。这一句诗中,作者化用的或许正是唐代诗人杜甫《春望》的诗意:“国破山河在,城春草木深。”杜甫写的是安史之乱时,春天依旧,山水依旧,但国家支离破碎,人民流离失所。春天本是一年中最美好的季节,草绿林青,百花争艳,连春山也显得格外妩媚。而此时的丘逢甲却再也没有闲情逸致去欣赏春景。为了排遣内心的愁闷,他强迫自己打起精神去“看山”。一个“愁”字写出

展开阅读全文 ∨

简析

  《春愁》是一首七言绝句,为即景抒情诗。此诗抒写了诗人回首一年前签订《马关条约》之往事时的哀痛心情,表达了他期盼祖国统一的强烈愿望。全诗内容丰富,思想深刻,语句警拔,撼人心魄,鲜明地体现出当时的时代精神,具有珍贵的艺术价值和史料价值。

丘逢甲

丘逢甲

丘逢甲(1864年~1912年)近代诗人。字仙根,又字吉甫,号蛰庵、仲阏、华严子,别署海东遗民、南武山人、仓海君。辛亥革命后以仓海为名。祖籍嘉应镇平(今广东蕉岭)。同治三年(1864年)生于台湾彰化,光绪十四年(1887年)中举人,光绪十五年登进士(1889年),授任工部主事。但丘逢甲无意在京做官返回台湾,到台湾台中衡文书院担任主讲,后又于台湾的台南和嘉义教育新学。 1786篇诗文  8条名句

猜您喜欢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临江仙·寒柳

陈维崧 陈维崧〔清代〕

自别西风憔悴甚,冻云流水平桥。并无黄叶伴飘飘。乱鸦三四点,愁坐话无憀。
云压西村茅舍重,怕他榾柮同烧。好留蛮样到春宵。三眠明岁事,重斗小楼腰。
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沁园春·咏菜花

陈维崧 陈维崧〔清代〕

极目离离,遍地濛濛,官桥野塘。正杏腮低亚,添他旖旎;柳丝浅拂,益尔轻飏。绣袜才挑,罗裙可择,小摘情亲也不妨。风流甚,映粉红墙低,一片鹅黄。
曾经舞榭歌场,却付与空园锁夕阳。纵非花非草,也来蝶闹;和烟和雨,惯引蜂忙。每到年时,此花娇处,观里夭桃已断肠。沉吟久,怕落红如海,流入春江。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永遇乐·舟中感旧

徐灿 徐灿〔清代〕

无恙桃花,依然燕子,春景多别。前度刘郎,重来江令,往事何堪说。逝水残阳,龙归剑杳,多少英雄泪血。千古恨、河山如许,豪华一瞬抛撇。
白玉楼前,黄金台畔,夜夜只留明月。休笑垂杨,而今金尽,秾李还消歇。世事流云,人生飞絮,都付断猿悲咽。西山在、愁容惨黛,如共人凄切。
2025 333诗词古文网 | 诗文 | 名句 | 作者 | 古籍 | 纠错